女性体育运动的商业价值与薪资差距

近日,琼斯杯出场费男女有别的新闻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一现象再次凸显了女性体育运动在商业上的低估和薪资差距问题。相比男性运动员,女性运动员的赛事奖金、赞助费等商业收入普遍偏低,甚至还存在不公平的待遇。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女性运动员的职业发展,也给女性运动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届琼斯杯爆出中华女篮球员出场费仅有3000元,较中华男篮一场5000元出场费少了40%,引起球员、职篮工会及舆论譁然。篮协声明回应指出「男女篮球员的”合作权利义务”会有不同」、「这不单单仅是男女平等的问题。实质平等,是容许事物本质不同的差别待遇。」,对外界批评则称要「视情况」再讨论调整等傲慢态度,在在显示出篮协深植已久的性别歧视与厌女心态。

正如中华篮协本次回应琼斯杯薪资歧视事件的说词一样,体育界对女性运动员不合理的过低薪资解释往往是:「男女赛事商业价值不同」。就算姑且不论体育界对女性运动赛事长期以来的过度低估,若以商业价值来实际换算,女性运动员也都未获得该有的薪资比例水準。更遑论,球员代表国家队出赛,负担同样的出赛时间、身背相同的荣誉,却有不同的给薪,实乃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所谓商业价值的说词从来不该是性别歧视的遮羞布。

谈及薪资差距,篮球与足球总是歧视最为显着的运动项目,以下笔者将以WNBA与欧洲女足的简单案例,浅谈女性运动赛事的商业价值低估及薪资不合比例问题。

领跑全美赛事的收视狂热 换来500倍的年薪差距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篮坛亦对男女球员薪资的过度差距掀起一番讨论。

今年4月,毕业于NCAA D1爱荷华大学的Caitlin Clark成为WNBA选秀状元,与印第安纳狂热队签下一纸4年总计33万8056美元的合约。相较NBA顶级球星动不动5000万美元的年薪价值,Caitlin Clark拿到的合约总值之低引起篮坛震惊。

Caitlin Clark在爱荷华大学四年的NCAA之旅可谓是刷遍纪录,亮眼的数据也带领NCAA女篮的收视率与票房节节高升。数据上不仅打破多项NCAA D1女子纪录,四年总计得3,951分超越男子球员Pete Maravich高悬50年的纪录,成为NCAA历史第一。23-24赛季总计投进201个三分,超越Stephen Curry在07-08赛季创造的单季162个三分球纪录,同样是历史第一。

票房上,爱荷华大学23-24赛季所有主场赛事全数售罄,全国八强比赛中共计吸引1,230万观众收视,四强对阵康乃狄克大学的比赛共计1,420万观众观看,已超越前一赛季NBA决赛收视。最终全国总决赛对阵南卡罗莱纳大学的比赛里,平均收视1,870万、最高收视2,400万的纪录,不仅是该年度全美职业运动除NFL以外的最多观看赛事,也高出当年度NCAA男子决赛收视的1,482万人,可见女子篮球的商业关注与票房已有不输给男篮的潜力。

Clark带起的女篮狂热更不是「大学限定」,今年赛季加盟WNBA印第安纳狂热队以来,已有多场门票售罄的比赛。首秀出场吸引210万观众,是WNBA自200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5月对阵纽约自由人的比赛共计171万名收视观众,对阵康乃狄克太阳的比赛亦吸引156万人观看,毫不逊色于本赛季NBA季赛场均的160万收视人口。

BTW,Caitlin Clark已落选本次巴黎奥运美国女篮正选名单,奥运将不会看到Clark着国家队战袍出场。

若要论商业价值计算球员薪水,Caitlin Clark为女篮赛事带来不输给男篮的商业关注度,却领着和男篮球员相差500倍的年薪,巨大的差距并未见合理因素,商业价值一词仅是性别歧视的藉口。

Caitlin Clark打破多项NCAA纪录并带动女篮收视狂热。

票房上涨 销量上涨 只有女足球员薪水不会涨

事实上,对女性运动赛事过度低估的商业价值计算不只发生在美国篮坛,女足赛事长期也有着系统性的刻板印象与歧视。

相较于男子足球在世界体坛创造的巨大成功,女足向来被认为是「无聊」「没人看」的比赛。然而自2022年女子欧洲国家杯因精彩的对战内容和转播品质的提升,引起世人对女子足球赛事的高度关注以来,女足赛事近年商业价值成长飞速。

2022年女子欧洲国家杯决赛总计87,192名观众入场观赛,至今仍是无论男女足欧国杯最高观赛纪录(*现正进行中的2024欧洲杯也不会打破此项纪录);21-22赛季女子欧冠联赛中,四强赛巴萨女足对阵狼堡女足于诺坎普球场所创下的91,648进场人次,是女足史上最高观众纪录;本赛季女子欧冠决赛在圣马梅斯球场举行,同样创下早早售罄5万多张门票的销量。日益增长的女足票房表现更不是只有欧冠或诺坎普限定,本赛季英女超WSL兵工厂女足即创下全年度场均29,999名观众的队史纪录;上月澳洲女足对阵中国女足的两场国际友谊赛,也分别吸引7万6千人及5万3千人次的观众入场。

巴萨女足于21-22赛季欧冠四强对狼堡比赛中创下91,648人观赛纪录。

若不只看票房上座率,即将和Nike签下史上最大笔球衣赞助的巴塞隆纳俱乐部,于本年度2月的单月商店业绩中,全队球衣销量最高的是女足队员Aitana Bonmatí;Aitana Bonmatí和巴萨女足队长Alexia Putellas的全年球衣销量高出于大部分男足队员 — 仅次于男队的Lewandowski、Pedri和Gavi —,女队后卫Mapi León的球衣销量也在全队当中排行前列。

即使上述例举的女足商业价值已今非昔比,更是多国联赛都在快速成长中,谈回球员领到的薪资部分更令人不胜唏嘘。带领球队四年拿下三座欧冠的巴萨女足队长Alexia Putellas,早已是西班牙近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足球明星,即使拥有不少个人广告代言,巴塞隆纳多处有着画着Alexia的壁画彩绘,年薪仍仅仅只有60万欧元。在今年Alexia与球队续约的谈判中,巴萨管理层更是拒绝让Alexia加薪至100万欧元,理由是个人薪水的上涨会拖垮俱乐部财政。(*作为对比,60万欧元约为巴萨男足本赛季全队平均的月薪。)

而WSL上座率最高的兵工厂女足全年平均观众人数约为男队一半,全队全年总计薪资却不到5百万英镑,比兵工厂男队常驻板凳的前锋Eddie Nketiah一人年薪更低。若在商言商换算,难道兵工厂女足全年度的优异票房、球衣销量,以及夺下一座联赛杯冠军所带来的收益,会不如Nketiah单单一人对俱乐部带来的周边收益? 枪手迷应该都懂这个比较标的有多悬殊

要说女性运动员低薪的情形是完全的商业考量吗?

不,若真的拿商业价值出来算,女性运动员的薪水数字之低,仅只是体育界长期的系统性歧视结果。

同工要同酬 为国出征的回报不应被打折

回到本次琼斯杯出场费争议,若说前述提及的职业赛事球队是斤斤计较市场价值的生意,国家队男篮球员所着球衣背后所代表的国家荣誉,又和女篮成员身上的蓝白球衣有何差异?

试问篮协:

  • 中华男女篮球员每场需要出赛时长是否有所不同?
  • 中华男女篮球员出赛琼斯杯所需要承担的受伤机率是否有所不同?
  • 篮协所谓「中华男女篮球员出赛成本不同」,是指女篮球员训练準备期比较少?去打一场比赛要负担的成本没有男子球员多?
  • 篮协所谓「男女篮球员的义务不同」,是篮协认为女篮球员披上国家队战袍后,拿的钱少就可以比较不认真打球?少拿4成薪水可以只出6分力?
  • 篮协所谓「男女篮球员的权利不同」,係认为女篮球员为国出赛就能给比较少的权利?进而负担更少的义务?

同样的出赛时间,同样背负的国家队荣誉,同样积极追求胜利的比赛精神,而男女篮球员拿到的薪水不同,理由仅仅因为「性别」而有不合理的差别待遇,这就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

更遑论我国女篮赛事发展所谓「商业价值低落」一说,很大程度归功于有关单位资源投入的漠视。在WSBL近年因导入选秀制度及洋将而提升各队之间竞争力时,赛事不售票比赛无转播近乎稀少的宣传曝光赛程永远安排在平日裁判水準极为低落等各式主办方消极作为,都直接导致女篮关注度低的结果。综观此种声明说词,俨然是有关单位一齣自导自演而得来的无价值论调。

不少球迷可能都还对2017台北世大运时,女篮国手们奋勇拼战夺下铜牌的优秀表现记忆犹新。女子篮球国家队打着相同时长的比赛,拼战精神能带给球迷相同的感动,优异表现更能让国人一同为之欢呼,并不因性别而有国家荣誉份量不同的差距。而篮协逕行帮女篮国家队算出此种打6折的行为究竟从何而来,实令人匪夷所思。

薪资平等早已有例可循 同工同酬才是普世价值

最后,篮协声称本次琼斯杯给予出场费的标準是「无例可循」,实为井底之蛙。综观世界体坛,虽然薪资性别差距及整体对女性赛事的低估仍旧存在,近年却已有不少进展。

早在197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已将男女赛事奖金调整至同额,2001年澳网跟进,2007年起网球四大公开赛的男女奖金已相同。就连性别差距向来巨大的足球项目,2022年美国女足国家队在法律诉讼及多方舆论支持下,成功争取和男足国家队同工同酬的薪资协议,更实质带动加拿大女足于隔年同样达成平等薪资协议,国际足联也承诺会在下届女足世界杯达成薪资平等,前阵子欧洲杯开赛前,丹麦男足国家队拒绝加薪以表达对与女足国家队薪资平等的支持,种种案例都显示体育发展的薪资差距正在被消弭。

退一万步而言,我国针对体育赛事的国光奖金,更未因运动员性别而给予差别待遇,显示体育薪资的性别平权早就是国家努力的目标,并非无例可循。

综观这些运动员薪资平等的争取过程中,集体协商公开呼吁将是取得进展的关键,退出国家队或拒绝徵招都是甚为常见的争取权益作为。笔者拙见认为,如今进入2024年,相忍为国早已不是时代潮流,女篮项目长期被漠视的发展,作为常进场观赛WSBL的球迷之一早已深有所感。如今单项协会毫不讳言此种明示的性别歧视,不对女子国家队抱有100%的义务期待,或许选手们应以自身权益为优先考量,为国拼战的投入热情不需要被打折牺牲。

-

[1] 本文封面照片取自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