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选秀:雷霆选秀思路曝光

在本届NBA选秀中,西区龙头球队雷霆选择了一种独特的选秀思路,先选大伤球员再丢掉五张签。这一举动让外界颇为惊讶,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猜测。对于雷霆的选秀策略,球迷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冒险且值得肯定,也有人觉得是不切实际的行为。无论如何,雷霆在本届选秀中的表现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操作1:第12顺位选择Nikola Topic

Nikola Topic是在去年的4月,开始进入NBA球探们的视野,他于爱迪达举办的锦标赛ANGT(Adidas Next Generation Tournament)缴出49分12助攻、造成对手11次犯规、罚球20投全中,最后16分钟拿到37分的夸张成绩,一战成名的他并没有停下脚步,7月的U18欧洲杯中,Topic不仅帮助塞尔维亚夺冠,自己也用15.3分3.7篮板5.1助攻的是数据夺得MVP。

从此,他的身价扶摇直上,世人看见了这名新星顶尖的组织视野、进攻判读、篮球智商与传球技术,在模拟选秀中从二轮一路进到乐透,最高有达到前五甚至前三顺位,一度号称24梯最佳控球,在ABA联盟有着18.6分6.9助攻的成绩,在判定较为严格的欧洲联赛,场均接近7助攻绝非易事。

但在今年1月意外发生了,Topic因为膝盖扭伤而退场,直到四月底才回归赛场,4场比赛之后在无碰撞下遭遇十字韧带(ACL)撕裂伤,而且是频繁受到严重伤势,加上第一个赛季很可能不会上场,让这位6’6控卫成为本届顺位浮动最大的「高风险,高报酬」选择。

最后雷霆採用BPA(Best Palyer Available)策略,用12顺位拿到上限最高的新秀,翻开Topic的技能包,除了更好的切入能力与终结技巧外,但没有6’8的身高与行进间抛投,其余像是顶级的控球视野、传球能力、急需球权、机体普通,还有备受疑虑的防守与外线,以超低龄之姿(2005年10月生)进入NBA,都与刚送走不久的Josh Giddey极为相似。

这个选择就像选前预期的一半,是个相当高风险的赌注,雷霆如果能活用养成Giddey的经验,在「二周目」成功修正Topic的外线投射,培养他无球配合的能力,那幺板凳阵容将会得到一个强而有力的武器,反之年轻的Topic能否在归来时跟上球队发展的进程,伤后还能不能恢复往日的风采,会不会与Giddey走向相同的结局,甚至是有没有可能根本不在开季名单中,都会是个未知数。

操作2:交易26顺位选择Dillon Jones

正当大家以为雷霆的戏份告一段落时,他们与2022年选秀会相同,再次与尼克达成协议,用2025~27的五张二轮,交易到尼克的26顺位,随即选择在Weber State打好打满四年的Dillon Jones,可能会有人认为五张的代价太大,但在球员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年份邻近的选秀签,能尽快处理或是延后是最理想的情况,个人认为Jones能做到什幺才是重点。

Jones是常见的矮壮型前锋,身高6’6附带不错的6'11臂展,大四赛季场均20.8分9.8篮板5.2助攻,还曾有单场30分23篮板9助攻的表现,但根据选秀专家Sam Vecenie的评价,他多半的得分都是透过持球完成,有半数的出手都在篮下,脚步不太灵活的他很难将切入技能包转移上NBA,外线投射也不太乐观,C&S命中率仅31.9%,所有区域只有右侧above the break 3的42%比较漂亮,短时间内很难成为接应点。

能够迅速做出贡献的,大概就是篮板、传球与团队防守了,Jones用那双长臂弥补了自己的身高,能够阅读篮板的落点,不断掌握住防守篮板,大一之后的三个赛季平均有双位数篮板,这算是目前雷霆较为缺乏的。另外他可以找到弱边空切与跟进的队友,当得分超过20分,Jones单场有着超过30%的助攻率,防守虽然会因为脚步笨重而处于劣势,但他懂得抓好站位,在团队防守与预判球线来破坏进攻,这个赛季场均获得接近2抄截。

总而言之,是个能够延续球队进攻运转的苦工型团队球员,但因为投射的缘故,预计不会得到太多上场时间,是个没什幺想像空间的选择……五次轮好像真的不太值得。

操作3:一路往上换到38顺位选择Ajay Mitchell

选秀第二天,先是用陪伴球队多年的Lindy Waters III和勇士交易到52顺位,再和拓荒者交易到40顺位(包裹未知)后,加上现金与尼克(又是尼克)交换38顺位,最后选择有比利时血统的后卫Ajay Mitchell,与Jones一样都来自于小学校。在UCSB待了三年,从11.6分进步到场均20分大关,今年的大三赛季扛下全队最高的13.3次出手,缴出50.4/39.3/85.8的漂亮投篮三围。

Ajay有着雷霆球迷熟悉的,不怎幺样的机体与爆发力,不过他拥有出色的投篮技术与脚步运用,有多样化的得分技巧,是取分优先的射手控球,虽然因为先天条件,无法担任主要持球者,但雷霆的二阵还有Jalen Williams跟Cason Wallace可以帮忙他阻绝这个问题,培养得宜的话会是替补阵容上的好用战力。(双向签下的澳洲射手Alex Ducas因为没什幺资料,在这边就不多谈)

从切传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内线侧翼什幺的等一下再说

Topic、Jones与Ajay这三名球员的共同点,除了都是雷霆队内已经一卡车的6’4~6’6身材,就是他们都拥有为对手篮下防守造成威胁(rim pressure)的能力,良好的製造罚球能力与罚球命中率,还有不错的助攻率。

「进攻处理能力,视野与传球的技术,连大个子都不例外的需要拥有这些特质。能够控球、可以在持球时做决策,这是我们在球员身上所看重的……」

或许是因为季后赛中,遭到小牛防守频频锁死的缘故,可以看到Presti相当强调传球的重要性,这三名球员确实也可以延续球的流动性,但就如同前面所讲的,过多6’4~6’6的球员很难在季后赛有一番作为。

那幺前锋或侧翼去哪了呢?答案或许就在自由市场与交易中,个人的推测是雷霆的管理层认为,以自身的顺位无法得到可以打进轮替的侧翼,因此就乾脆拿下BPA,以及交易自己看上并能够联繫drive&kick的球员,等到几天后的自由市场,球队的四五号位才会有所补充。

那如果到开季还是这个阵容,那除了祈祷Chet Holmgren多长出两条手臂来防守,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了。